聚焦“双高”新要求 精准把脉提质量—学校党委书记王荣秀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并进行集中反馈
  • 文:安腊梅
  • 图:张意汶
  • 编辑:张意汶
  • 审核:谢应龙
  • 来源:教务处
  • 时间:2025-04-24
  • 点击:354

为聚焦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要求,现场了解课堂教学情况,督导学校教学运行,推进教风与学风建设,近期,校党委书记王荣秀深入教学一线,走进课堂随堂听课,并召开专题会议,对听课情况进行集中评课、集中反馈。

课堂质量关系育人质量。学校党委书记王荣秀高度重视课堂质量建设,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先后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旅游系、文化服务系等教学单位的教师课堂,采取不打招呼、推门听课方式,带头开展了系列听课、评课活动,诊断把脉教学质量,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精准导航。

王荣秀先后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亚娟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课程、旅游系主任冯义雄讲授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专业课程、教务处处长谢应龙讲授的《就业指导》课程、文化服务系教师刘洪钰讲授的《声乐演唱Ⅰ》专业课程。每到一个课堂,王荣秀都认真记录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细心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听课结束后,组织召开了听课情况集中反馈会,全面梳理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听课情况进行集中评课,集中反馈评课意见,学校党委书记王荣秀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庞明伟随同参加听课并主持集中反馈会。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讲课教师、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王荣秀对课堂管理、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管理及学风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王荣秀指出,从听课情况看,本学期课堂教学呈现出“四个更好”的显著亮点。教学结构设计的整体性更好,各教学环节衔接流畅;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更好,多媒体、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教学仪态的规范性更好,从教案编写到课堂实施均严格遵循标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好,能够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与市场需求,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效。

王荣秀强调,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主战场。针对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知识转换成技能培养不够、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够、课堂选用案例的精准性不够、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等问题,她指出,要进一步紧扣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切实融合南充地方资源,紧扣南充“1558”工作思路,强化学生核心技能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进一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打造智慧课堂,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推动教学效率与质量双提升;要鼓励教师持续学习,进一步加大知识技能储备,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要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庞明伟在主持反馈会时,对抓好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抓好会议精神落实、推动评课反馈意见整改作出了安排部署。

此次听课、评课反馈会为学校今后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问题为导向,狠抓整改落实,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扫描二维码查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