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4年科研工作大会
  • 文:李松柏、陈怡龙、张意汶
  • 图:庞珊梅
  • 编辑:张意汶
  • 审核:袁兴远
  • 来源: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党委宣传统战部
  • 时间:2024-06-19
  • 点击:420

6月18日下午,我校在弘文厅召开2024年科研工作大会,校党委书记王荣秀,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建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柴小强,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庞明伟,副院长王爱华出席大会。大会由王爱华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会。

王荣秀强调,要提升站位及认知,进一步强化科研工作意识。要深刻认识科研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强化政治担当搞科研。科学研究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根基、是新质生产力爆发的源头、是高质量发展蕴含的要求,当前,学校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阶段,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密切相关,必须把提高学校整体的科研实力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升学校的行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力。要深入感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效应,强化主动精神搞科研。专业适应产业就必需科研、教师引领发展就必做科研、产教融合发展就必强科研,全体教师要把科研放在产业一线、企业现场,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领域,敏锐地捕捉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更好更快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要清醒把握科研在学校的基础现状,强化危机意识搞科研。要把准方向和路径,进一步加快科研强校步伐。要在科研目标上实现重视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从独立作战向团队协作攻关转变“两个转变”;要在科研方向上把牢瞄准文旅产业出真品、服务地方出作品、人才培养出精品“三个瞄准”;要在科研建设上抓住充实领军型人才、建好创新性平台、深化有组织科研、培育优质化成果“四个关键”;要在科研治理上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诚信建设、加强合力形成、加强学术自治“五个加强”。要坚守职责与情怀,进一步弘扬好科学家精神。要践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全校上下要把科研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战场,在科研工作中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要坚守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全校上下要立足本职工作、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紧跟行业、产业、专业发展的前沿,抓实抓好科研创新;要秉承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全校上下要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科研过程中,坚持沉下心来,扎实研究;要牢记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全校上下要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直达远方;要恪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全校上下要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在独自科研攻关的同时,秉持互利共赢理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协同推进、组队攻关;要奉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全校上下要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

会上,杨建平总结了全校科研工作。一是建机制,强保障,涵养了一方科研沃土。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大力实施人才科研兴校行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全科研制度,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强化经费保障,为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强宣传,重培养,打造了一支科研强军。我校常态推进科研政策宣传,营造了浓厚科研氛围;开设“文旅大讲堂”专栏,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客讲坛,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积极推动科研人才培养;建立乡村特色文旅名师工作室,出版《南充文旅职教通讯》,探索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三是盯问题,破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创新高,至今共计立项课题603项,发表论文534篇,出版专著、教材等12部,获得专利8项,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重点项目获突破,先后立项南充市社科联课题225项,省教育厅、科技厅、文旅厅等课题52项,教育部、文旅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课题4项,切实提升了学校科研影响力;省市基地喜落户,被四川省文旅厅、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培训基地,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被认定为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同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会上,庞明伟宣读了文件《关于表扬2021-2023年度科研成果奖获奖教师和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与会校领导为获奖先进个人和集体颁奖。
表扬2021-2023年度科研成果奖获奖教师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表扬2021-2023年度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获奖教师代表、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发言



扫描二维码查看
微信公众号